查看原文
其他

王中: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上)——缘起与局限

王中 建筑实践 2022-04-24


文 / 王中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上)——缘起与局限

- 前言

- 公共艺术的相关概念缘起与本质特征

- 当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局促现状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下)——历史与未来

-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历史解读

-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转型与未来发展

- 结语



该文完整版刊登于《建筑实践》2019年11月“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特辑,请扫文末二维码购买

桂林愚自乐园(图源自网络)


“人们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实践认知相差甚远,并突出表现在艺术家、城市居民和城市管理机构等群体间。这种争论也反映出相关各方对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特征的认知缺失和偏差,及由此导致的实践环节问题。”



公共艺术是公共、大众和艺术联结而成的一个特殊的文化领域,呈现出当代文化精神。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承载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场所,具有极强的社会性,深刻地“雕塑”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同时,人亦“雕塑”社会。在这种关系中,人、公共空间、城市与文化融入到一种新的综合体之中——正如福柯所言,我们生存于一种关系整体之中。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实践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引入的。在过去30年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雕塑、装置、景观等形式的艺术大量出现,成为一种潮流,也引发了持续的争论。显然,人们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实践认知相差甚远,并突出表现在艺术家、城市居民和城市管理机构等群体间。这种争论也反映出相关各方对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特征的认知缺失和偏差,及由此导致的实践环节问题。


因此,讨论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剖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缘起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实践的现状。在重新解读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和全球的双重语境,揭示中国公共艺术实践环节问题的缘由,探求适合当代中国城市的公共艺术形式与策略,使其发展与城市化进程间产生良性互动。


长春地铁2号线双丰站(图片由作者提供)




公共艺术的相关概念缘起与本质特征

“公共艺术不仅限于城市雕塑、壁画和城市空间中的物化的构筑体,还是事件、展演、计划、节日、偶发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催生剂……它超越物质符号本体,经由人、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公共艺术的概念来自国外,是指为大众生活提供艺术化场域,并使之具有文化生长性的空间形态艺术在国外,这个词语也是随着现代到后现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被逐渐确立,经历了从建筑物上的装饰、被拆解下的物化产品、为构造公共领域的文化场域等概念转变,慢慢从“依附”走向“主体”。


当“艺术”加上“公共”的前缀,就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了:“公共”代表公众的、公共的、公开的。“公众的”说明了社会主体,即大众;“公共的”代表了共有、共享的概念;“公开的”指出信息要公布于众。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说: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以联结社会服务为基础,籍由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使得公众福利被强化的形式。”


我们也需明确“公共艺术”与城市“公有空间的艺术” 之间的区别:“公有空间的艺术”是由艺术家、设计师、出资者与公众参与而创作的艺术品;而“公共艺术”是指在城市里,以人的交往需求为核心而展开的,囊括对形态、意象的亲历和审美活动,根据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定义,其概念可延伸至“艺术家与建筑师、工程师、景观设计师共同合作,创造视觉化空间来丰富公共场所”的情形,“人行步道、脚踏车车道、街道和涵洞等公共工程……使城市愈发有趣,更适合居住、工作及参访。”


DISSING+WEITLING建筑师事务所项目:哥本哈根蛇形自行车道 © Rasmus Hjortshoj


公共艺术的“公共”不仅仅是它被置于公共场所,更在于它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维维安 · 洛弗尔认为:“一方面,公共艺术代表了一种愿望,试图以乌托邦的形态和场所强化观众对于艺术品、环境乃至世界的体验;另一方面,它又潜在地担当着现代主义的重任,试图颠覆和质疑各种固有的价值观和偏见。”


因此,公共艺术不仅限于城市雕塑、壁画和城市空间中的物化的构筑体,还是事件、展演、计划、节日、偶发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催生剂。其文化价值的核心广泛涵盖了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众价值,或以艺术为媒介建构、反省人与环境的新关系。它超越物质符号本体,经由人、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一本造工作室与种太阳社会发展与创新中心合作公益项目“嗨梯” © 石雨菲 




当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局促现状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表象下,是公众的弱化——公众对公共艺术品的抉择难以插手,缺乏讨论交流的空间,对背后的资金运作也无从了解。公共性的缺失,造成了公共艺术的观念、体制的滞后与缺失。”



目前,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无论是在实践、理念还是教学上,都存在明显的局限。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衍生出诸多城市问题,比如城市文化的建设,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偏负面的文字:历史的遗憾,规划性破坏,文脉断裂,审美缺失,雕塑公害,城市装修和人口、土地、生态压力,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制度的非参与性,以及殷双喜口中的“精英专制”和“视觉专制”都成为了公共艺术的一道灰色风景线。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表象下,是公众的弱化——公众对公共艺术品的抉择难以插手,缺乏讨论交流的空间,对背后的资金运作也无从了解。公共性的缺失,造成了公共艺术的观念、体制的滞后与缺失。


常见的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图源自网络


而在教学中,国内高校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探究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等空间载体,另一种主要结合雕塑、壁画进行研究。但它们要么成为传统学科基础上的衍生,要么停留在公共场所艺术品的概念上。少数将公共艺术变成空间载体加以研究,甚至融入了虚拟空间、社会空间理念的实验性教学,也因缺乏深入、系统的表述,而停留在探索阶段。


当然,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与对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偏差、相继建立的公共艺术体制有关。为此,有必要回顾中国城市雕塑的缘起,梳理影响其发展的政治、社会、文化、艺术、城市化等因素,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意识形态对中国城市雕塑观念,以及对后续“公共艺术”理念的影响。





该文的下半篇将通过对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历史解读(包括:1949年前中国城市雕塑与“公共意识”的建构;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雕塑与“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到新千年),分析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转型,并畅想其未来发展(从机场壁画到北京地铁——观念的转型:艺术激活空间;徐冰“木 · 林 · 森”计划——扩张当代艺术的外延)等等,最终落脚于作者心目中“公共艺术的实质意义”。


大家敬请期待。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观点”板块



【相关期刊】

《建筑实践》2019年11月刊

“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特辑


扫码进入微店购买


视野之外 | 林君翰的乡间发现

疫情前中后:你的办公模式被扭转了吗?

公共性与城市性 | 在西岸美术馆背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